“芒种”印象―
——有一个假期的名字叫“麦假”
图文/孙强
无经历,不成长。无切身体验,不会有深刻体会。一提到芒种,浑身就刺挠。俗语说:“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芒种”前后,就是麦收之际。
假期,令人向往,假期,与时俱进。麦假二周、秋假五周、寒假四周时代属于二十世纪80年代前期。随着时代发展、生产力改进、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慢慢过度到只放暑假和寒假。时代飞速发展,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需求 ,陆续又有了五一、十一、清明、端午、中秋、元旦等小长假。
昨日下班路上,看着田野里翻滚的麦浪,听着布谷鸟的叫声,一看日历,“芒种”了。奥,麦收季节到了!这时首先想到了小时候的麦假,那是一段难忘而谈不上“美好”的经历。
20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上小学。那时刚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但还是人民公社、生产队模式。
放麦假每年都在6月5日左右,那时麦收,全是纯手工体力活,每村都分几个生产队,每队几十户人家,每队都拥有村周边东南西北几块良莠不齐的麦地,麦地的名字五花八门,东坡、南坡、赵家茔、韦子茔、孙家茔、哨门外、中方田,洼地等,这就是乡土文化,这就是约定俗成,这里面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里面有浓浓的乡情。为了晾晒粮食,每队有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场园,夏季收小麦,秋季收玉米,冬季盛麦穰金乌骨舒胶囊哪里买同仁堂(春季社员修房用)、玉米秸(队里牲口的过冬饲料)。
麦收前,首先是碾场,因为都是土场地,一年得平整一次,不然全是尘土、裂缝,无法晒粮食。碾场要先泼水,然后用锄头、捞齿等翻一下表皮,洒上麦穰,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碾场,大人们用黑布把马、牛,骡蒙上眼睛,然后拉着“碌碡”一圈一圈转,直到场园表面平整光滑为止。然后就等着小麦收割,生产队长根据各地麦田长势,适时宣布开镰,给大人们分配任务,把整劳力和半劳力合理搭配。收割工序“千篇一律”,整劳力把麦子用镰刀离地10厘米割成一把把,摆成一排排。半劳力用草绳再绑成一捆捆,运输工用马车拉回场院里。以上工序全是生产队长分配的任务,属于固定“工分”。然后就进入个人家庭挣“工分”模式,俗称“找麦秸”。每家在麦垛边找一个合适位置,用铁钯把麦秸上的外皮刮去,用铡刀把麦穗切下,放成一堆,最后把麦秸绑成捆进行晾晒(麦秸属于集体所有,分配给家庭用于修缮房屋使用),这道工序可以独立完成也可联合作业。最后由生产队长审核家庭完成麦秸捆的数量记上相应“工分”。整场的麦穗和麦秸全部分离后,就进入晾晒环节,遇晴好天气,晒上一二天,就用“碌碡”反复碾压,使麦粒脱掉“外衣”,然后进行扬场,使麦粒与麦糠完全脱离。
金乌骨舒胶囊哪里有卖扬场是个技术活,要选对风口,方向、力度都有严格的要求,由队里的整劳力,技术好的“大师”逆风扬场(俗话说:顶风把场扬,顺风簸簸箕),女劳金乌骨舒胶囊说明书力负责摱场,扫去麦糠,使麦粒更干净。小麦全部晒干后,先交公粮,再根据人口分粮到户当口粮。如果天气给力,小麦收割大约十天左右。后来有了拖拉机、脱粒机、扬场机,就省劲多了。
整个麦收,基本都是大人们的事,起早贪黑,与时间赛跑,与天气争胜,忙碌劳累是生活的主旋律。我们小学生起初是跟着老师随队上坡,干点力所能及的杂活,为大人们送水,送饭,主要是捡拾遗落的麦穗,上交生产队。还有的被安排戴上红袖章,每天在路口值勤,防止有人偷生产队的麦子。
生产队收割完小麦后,假期大约还有四五天,这就基本进入个人家庭拾麦子阶段。因为那时分的口粮根本不能满足一家人生活的需要,填饱肚子是家庭的第一要务,拾麦穗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拾麦穗一是给家里增加口粮,第二就是上交学校顶学杂费和书本费。我们村紧邻山区,麦田较少,拾小麦每天都要跑到十几里外的平原地区。为此我写过一首散文诗叫《拾麦穗的记忆》,白描了那时的苦与累,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那年那月
人民公社、生产队时代
填饱肚子是生活的第一要务
放麦假后拾麦穗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净坡喽
呼拉拉涌进一群戴着“肚兜”的男女老少
迅速分散占满了麦地的各个角落
捡拾的不是遗漏的麦穗
而是生活的希望
老家依山而居
麦地少了一些
生产队分的粮食不足以填饱肚子
拾麦穗便成了麦假的必修课
布谷声声中
每天跟着大人一早起床
带着水、窝头、咸菜
步行十几里
奔赴平原地区
眼巴巴等着人家生产队麦地的开镰、净坡
看见麦穗
两眼放光,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眼观六路,手触八方
用手掐掉麦秸,忍着麦芒扎在腿上
忘记了腰疼、腿酸
脑中全是父母为了一家人吃饭而焦虑的模样
累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也不忍心直一下腰,抬一下头
觉得那样会失去一座座“金山银山”
为自家拾小麦叫勤劳致富
为学校拾小麦叫勤工俭学
那时可以用一把麦粒换一只香金乌骨舒胶囊哪里有卖甜的冰糕
给人带来一季的凉爽
那时上学的学费都是用麦穗换来的
安慰了父母的愁肠
太阳还没起床
我们就已在路上
太阳落山而去
空瘪的水壶、粮袋
换来了肩上沉甸甸的“粮仓”
边走边想
努力学习的种子在心里发芽、疯长
谈不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高尚
只想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改变家乡的模样
只有亲历过麦收的流程,亲历过麦收的劳动,“粒粒皆辛苦”才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不浪费一粒粮食才能化为下意识的行动。劳动的苦与累,能磨炼人的意志,它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更是打开人生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注:1.“净坡”就是一片麦地全部收割后留下的荒地。
2.碌碡是农村最古老和原始的生产工具,基本作用是用用来平整场地,碾压小麦、谷物等,便于脱粒。